國資委:賦予“雙百企業”更大改革自主權 |
|||
來源:中國證券報-中證網 | 發布時間:2020年10月28日|||
摘要:
”10月27日,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在國企改革“雙百行動”現場推進會上表示,要指導推動“雙百企業”在今年年底前率先實現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;加快健全容錯糾錯機制,賦予“雙百企業”更大改革自主權;支持“雙百企業”積極探索超額利潤分享、骨干員工跟投等激勵方式;鼓勵探索對“雙百企業”實施更加市場化差異化管控模式。 |
|||
“‘雙百企業’要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勇立改革潮頭、爭當先鋒表率。”10月27日,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在國企改革“雙百行動”現場推進會上表示,要指導推動“雙百企業”在今年年底前率先實現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;加快健全容錯糾錯機制,賦予“雙百企業”更大改革自主權;支持“雙百企業”積極探索超額利潤分享、骨干員工跟投等激勵方式;鼓勵探索對“雙百企業”實施更加市場化差異化管控模式。 有序實施混改 翁杰明表示,“雙百行動”實施兩年多來,八成以上“雙百企業”建立了董事會,實現外部董事占多數,董事會職權進一步落實。半數以上“雙百企業”有序實施了混合所有制改革,有些已經成功上市。近200戶“雙百企業”在本級開展了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,或者推行了職業經理人制度,覆蓋面遠高于其他國有企業。100余戶“雙百企業”開展了股權、分紅權等不同方式的中長期激勵。目前,“雙百企業”全員勞動生產率超出中央企業平均水平50.7%,近三年復合增長率達9.9%。 “雙百行動”專項評估工作組發布的“雙百企業”三項制度改革有關進展情況報告顯示,目前“雙百企業”中有80家上市公司,自納入“雙百行動”綜合改革后,充分發揮上市公司優勢,全面推進改革,取得積極成效。三項制度改革力度及效果整體優于非上市公司,尤其是在綜合成效方面大幅優于非上市公司。2019年,上市公司全員勞動生產率、人工成本利潤率分別是非上市公司的1.42倍、1.47倍。 報告顯示,推行“雙百行動”綜合改革,對“雙百企業”經營業績的促進作用陸續顯現。2019年營業收入、凈資產增長率分別達到9.3%、11.4%,利潤總額正向增長,實現以改革創新帶動高質量發展。 更深層次改革 翁杰明表示,“雙百企業”在全面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各項任務要求基礎上,必須聚焦治理機制、用人機制、激勵機制實施更深層次改革,才能真正有效提升企業活力和效率。 具體而言,在治理機制上,各中央企業、各地國資委要指導推動“雙百企業”加快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、配齊配強,外部董事原則上占多數。要全面依法落實“雙百企業”董事會各項權利,保障經理層經營自主權,堅持權利義務責任相統一,保障董事會和經理層有效履職。要加快轉變監管理念和方式,絕不能在管控模式上搞“一刀切”,鼓勵探索對“雙百企業”實施更加市場化的差異化管控模式,提高“雙百企業”經營決策效率。 在用人機制上,各中央企業、各地國資委要指導推動“雙百企業”在今年年底前率先實現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,具備條件的要加快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。要大力引進和培養高端人才,特別是科技人才,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和創新的考核評價制度,通過多軌制職業通道給予事業平臺,激發科技人才創新創造精神。要加快健全市場化用工制度,通過實施管理人員競爭上崗、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,實現管理人員上下實績說話、員工進出能力說話、收入增減效益說話,使企業內部真正動起來、活起來。 在激勵機制上,各中央企業、各地國資委和“雙百企業”要在內部分配上更多向科技人才、關鍵崗位核心人才等群體傾斜,使有限的激勵資源能夠“好鋼用在刀刃上”。要在逐一梳理評估的基礎上,用好用足現行的股權、分紅權、員工持股等激勵政策,建立起風險共擔、利益共享的中長期激勵機制。要支持“雙百企業”積極探索超額利潤分享、骨干員工跟投等激勵方式,更多采用增量激勵,引導關鍵崗位核心人才為企業創造更多增量價值,形成激勵機制有效發揮作用的良性循環。 |
|||
|
版權與免責聲明: 本網站注明“來源:中國建材信息總網”的文本、圖片、LOGO、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,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他媒體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,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,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,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。 |